網站公告: 誠信為本:市場永遠在變, 誠信永遠不變...
SERVICE PHONE

400-060-4008

當前位置:首頁>>新聞資訊>>新聞中心

新聞資訊

智能時代學校教育變革的趨勢

文章來源:    時間:2020-03-19


導讀

人工智能技術變革,將人類社會帶入一個智能化的時代,進入人工智能時代,教育將發生哪些變化呢?




c4eb737059a9d61d1dd1f34a37dddf64

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,依靠標準化教育來批量生產人才的模式難以為繼,時代發展對教育提出新的要求。智慧教育是以“人的智慧成長”為導向,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促進學習環境、教學方式和教育管理的智慧轉型,在普及化的學校教育中提供適切學習機會,形成精準、個性、靈活的教育服務體系,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。智慧學習環境強調利用數據和算法來讀懂學生、發現學生、服務學生,包括全面感知的學習場所、靈活創新的學校布局和深度交互的網絡學習空間;智慧學習方式倡導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會解決問題,重點開展深度學習、跨學科學習和無邊界學習;智慧教育管理要破除“效率至上”的評價導向,充分激發學校的辦學活力,構建全社會參與的教育生態。



 學校教育將實現人與機器的分工與協作,教育走進人機協同時代。

互聯網教學、人工智能進入教育領域,最大的意義在于人類教育教學活動的智能化,我們將進入一人機協同的時代。

學校教育技術形態要去人工化,我們要思考在教育工作中哪些工作不需要人做,機器能夠代為處理。也就是說,我們必須實現人機的合理分工,需要機器做的交給機器,需要有人與人之間協同處理的,就要留給教師來進行。

可以這樣預測,未來的人工智能教育時代是這樣的——每一位教師都可以建立自組織教學空間。比如,物理教師對課程進行知識點結構的構建,微視頻課程供學生課前預習,然后教師在課上就可以進行開放式的對話,這是對未來教學的一個暢想。

 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,智慧教育決不能“頭疼醫頭,腳疼醫腳”,要從構建良好生態的高度進行教育改革,建立學校與外部社會的協同機制,形成校內外相互溝通、資源高度共享、流程無縫銜接的新格局。

  一是積極引導多元社會主體參與教育,促進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,鼓勵社會力量提供多樣化的教育產品和服務,適當放寬辦學資格門檻,為教育公益組織的成長創造更大空間,廣泛開展薄弱學校委托管理、第三方教育評價等方面的探索。
  二是建立行業專家駐校制度,包括科學家駐校、工程師駐校、文學家駐校、藝術家駐校等,鼓勵行業專家為學生開設專題講座、指導研究性學習、開展技能培訓等。
  三是探索多樣化的教師補充渠道,提高兼職教師評聘的靈活性,引導各行各業的專業力量參與學校教育,教學的提供者不僅是教師,也可能是科學家、工程師、工人、農民、醫生、商人等,任何有專長的人都可以成為“教師”。
  四是支持學校購買教育服務,加大財政投入力度,拓展教育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,幫助學校構建起一套覆蓋廣、選擇多、更加完善的課程體系,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課程,最大限度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。
人工智能為社會轉型帶來了新的曙光,相對于其他社會系統來說,教育系統更需要超前部署、未雨綢繆。教育是人類應對人工智能挑戰的根本力量,只有通過智慧的教育培養智慧的人,充分發掘生命的內在潛質,才能在人工智能時代立于不敗之地。







翰林
商務咨詢:400-060-4008

保持紙筆模式  書寫智慧課堂


地址:河北省邯鄲市渚河路金業國際大廈A座16層     電話:400-060-4008     
Copyright ? 河北翰林文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    技術支持:眾盟網絡    ICP備案編號:12
河北翰林文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
400-060-4008
亚洲色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