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服務項目 —
文章來源: 時間:2019-05-17
距離高考不到1個月的時間,說道高考我們自然而然的會跟人生轉折點畫上等號,有人說高考是人生中的第一個脫變,也是目前唯一一次公平、公正的競賽,也有人說高考并沒有人們想象中那么重要,考得好自然皆大歡喜,考不好大不了繼續復讀。但對于一個未滿十八歲普通家庭的高中生來說,高考又何嘗不等同于“生命”?
來自身邊一位18周歲親戚家孩子的吶喊,第二次模擬考試剛剛結束,成績不是很理想,我和她八斤八兩,但我比較看得開,如果要是繼續學下去心態很可能會崩掉,我想給她打電話安慰一下,但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讓她振作起來,畢竟真正的高考還沒開始。
“考不好,辜負了父母的期望”
“考好考壞都沒問題”
“一定要考好,不然回來削你”
“考不好,我也不想念了”
……那么接下來,我們不妨模擬一次“高考考砸”前后的情況,希望能幫大家解惑,幫助你身邊準備高考的學生和陪伴家長。
延伸閱讀:論心態的重要性,一個真實的故事
1819年,一位紐約出身在紐約上流家庭的孩子,父親是一位極具內涵的富商,本該好命的環境,后來父親因為破產精神開始變得錯亂,生活一貧如洗,男孩15歲時離開學校,開始討生活,他過做農婦、小學教師、服務員,但都干不久,而在那個時代如果你的家庭一般、沒能力、沒技能還有一條路,那就是當水手。
1841年1月3日,男孩第一次登上捕鯨船“阿庫什尼特號”,成為捕魚水手,他經歷航海、捕獵、戀愛、叛逃、重傷、與食人族生活、入獄、逃獄、殺人…最終他有沒有成了船長?
其實都沒有,25歲那年,小男孩回到美國,開始追尋他的內心——寫小說,5年之后,他出版了人生中第一本以航海為主題的小說,可就在出版的第一年,小說只賣了5本,后來出版社火災,燒掉了所有的圖書,后來他靠自己妻子的父親救濟,并謀到海關的工作,這段時間,他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適合寫小說,妻子在日記里寫到,他經常坐在書桌前,半夜四五點都沒寫出幾個字,于是后來改寫詩,自己花錢出版,
不過依然無法被社會所認可,但他簡直不懈,直到1891年去世,這輩子他和命運糾纏,而生前的那一本小說后來被大作家毛姆譽為“世界十佳小說”之一,他表示“我想不出有什么小說人物境界可媲美他”,只可惜他到死了也來不及看到這部偉大的杰作,男孩的名字叫做赫爾曼-梅爾維爾,小說的名字叫做《白鯨》。
所以,高考加油,不堅持怎么能知道你的潛能有多大。
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,加入翰林志愿填報指導群。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、志愿填報技巧、考生心理輔導方法、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!陪孩子走好高考路。